近年来,濮阳市财政局紧紧围绕“支持财政改革,服务财政业务”主题,根据财政改革要求和全省财政信息化建设工作安排,从技术、制度、管理等方面入手,推进财政经济大数据和一体化项目建设。
一是持续完善信息网络基础建设。
市财政局、县区财政局分别建成了财政城域网,采用扁平化模式建设了连通市财政局、县区财政局、乡、镇、街道办事处财政所的财政广域网,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纵向联网。横向连通了本级预算单位及上下级财政部门之间的数据传输、信息交换基本实现网络化。代理银行及人民银行国库实现了互联互通。
二是全面推进业务应用系统建设。
紧紧围绕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,不断拓展信息系统建设。截止目前,全市财政管理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已基本完成,系统建设与省厅基本保持同步,系统规模不断扩大,部署的系统包括预算管理系统、预算执行系统、财政工资统发系统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、政府采购系统、资产管理系统、财政惠民补贴“一卡通”管理系统、行政办公系统等。各项业务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,有效保证了各项财政工作的顺利开展,进一步加强了财政工作的精细化、科学化、规范化管理。
三是做好全市财政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工作。
整合预算管理、预算执行、工资统发、非税收入等财政业务系统,实现了财政数据的互联互通,初步构建了涵盖所有部门、所有预算单位、所有财政业务、所有财政资金的“财政一体化业务数字平台”,启用了信息通畅、数据集中处理的新运行模式,实现了省、市、县三级平台贯通。
四是同步推进安全保障和业务应用体系。
按照有关技术规范,全面整合完善了信息网络安全系统,部署了防火墙、入侵检测等设备,制定了相应的系统安全策略,从硬件方面做足了功课;进一步完善市、县两级信息网络安全系统,完成了市本级和各县(区)网络的安全评估和系统加固,县(区)级财政全部安装了防火墙设备,从网络架构上进行了加固;按照省财政厅的统一安排,对趋势防病毒软件进行了全面升级,全市一体化的网络防病毒体系已经部署完毕;在现有存储备份系统不断完善的基础上,完成了我市财政业务系统数据异地存储、容灾备份系统建设,有效保障了业务应用系统的运行安全和财政核心数据的存储安全。